完美收官!首届“广州海洋周”成功举办,八大板块活动吸引上万市民参与
11月3日-10日,由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市海洋局)主办、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等单位共同承办的首届“广州海洋周”成功举办。本届海洋周以“蓝色畅想 逐梦海洋——全面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为主题,面向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受众举办了海洋周开幕式、政企圆桌会议、“广州海上‘船’说”、海洋主题成果展、海洋主题摄影绘画展、海洋科考船参观、海洋主题DIY手作课、海洋摄影课堂等丰富的活动,吸引了从政府部门、知名海洋学者、企业家到普通市民群众共计上万人的积极参与,广大社会公众能参与其中、享受其中,是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海洋周”。
首届“广州海洋周”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举办开幕式、海洋主题展览、海洋主题DIY手作课等多场活动
市民参观“广州海洋周”海洋主题摄影展
市民在海洋主题成果展集参观海洋浮标和科考船模型
海洋大咖点赞:广州海洋周提供“跨界对话与合作平台”
本届“广州海洋周”期间,共有政府各有关部门代表、海洋科学家、涉海企业代表、相关行业和社会组织代表等200余位专业人士深度参与到各个板块的主题活动之中。
首届“广州海洋周”开幕式现场
来自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政府部门的代表参与了“政企圆桌会议”,与涉海企业面对面,探讨海洋发展之挑战、商议强海举措之落实。多位政府部门代表均表示,海洋周举办的会议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能够听取涉海企业、科研院所的意见,共同探寻做强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政策路径。
参与活动的涉海企业家也表示,希望广州市能多组织类似活动,带动涉海企业、科研院所一起多沟通、多参与,特别是与各相关政府部门代表直接面对面座谈,“给我们为广州海洋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强海兴业 创新发展”圆桌会议上,政府、涉海企业代表面对面共议海洋创新发展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副主任,香港科技大学海洋科学系创系主任、讲席教授钱培元表示,“很高兴能够参与广州海洋周,为广州海洋科技发展尽一份力。”他认为,正是要通过海洋周等一系列宣传活动,让全世界认识到广州是国际性的海洋城。钱培元期待,通过更多的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跨界合作”,推动更多的广州海洋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副主任钱培元参加广州海洋周活动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技术方法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杨册在海洋科考船参观活动结束后感慨,“来参观的街坊市民来自各行各业,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帮助大家进一步认识海洋,了解国家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战略意义。”他认为,让公众走进科考船的活动对于海洋调查工作本身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的海上调查离不开大众支持,包括调查设备、通讯设备等研发制造,都需要来自各领域专业人才的支持。希望有更多来参观的小朋友以后立志参与到海洋强国建设的进程中。”
“国之重器·走进科考船”活动带领市民近距离接触“海洋地质八号”科考船
媒体公众热议:广州海洋周活动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本次海洋周既有专业性的会议和专题报告,也有诸如展览、手作课、登船观光等寓教于乐的大众文娱体活动,为全年龄段市民公众提供了亲身参与广州海洋周活动的契机,共吸引上万市民参与。公众的“海洋热”离不开媒体的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超过16家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以报纸、网络、电视等丰富多样的传播形式对广州海洋周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多篇报道在学习强国平台首页推送,覆盖全国读者和观众超千万人。
广州海上“船”说活动带领市民代表游览广州海洋美丽风光
参加广州海上“船”说活动的市民代表动手清理红树林间的垃圾
其中,新华社、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等众多央媒和官方媒体均在其官方客户端发布了海洋周相关活动新闻报道;21世纪经济报道等则在新媒体端搭建了“首届广州海洋周”专题专栏,推出“数看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蓝色新动能’”“一个来自大海的漂流瓶”等创意新媒体互动作品;广东电视台、广东经视频道、广州电视台、三沙电视台等媒体做了电视新闻报道;信息时报等纸媒在报纸刊发了广州海洋周系列活动的报道。
海洋主题DIY手作课活动受到小朋友欢迎
资深潜水摄影师为市民带来“海洋摄影大课堂”
趁着周末假期带孩子参与“广州海洋周”的家长表示,“以科普教育加手工DIY的方式带小朋友认识海洋生物,更有助于他们理解海洋知识。”还有参与科考船参观的市民表示,“这是很有意义的一场体验之旅”,市民代表通过科考人员对海洋科考工作的介绍增进对海洋的了解,加强关心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激发向海图强的“海洋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