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慧眼识变·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赋能高效监管

来源:调查监测处 发布时间:2025-01-06 15:28:37 访问量:-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掌自然于方寸,握资源之万象”,通过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实时掌握自然资源全要素动态变化情况,是自然资源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按照省自然资源厅统一部署,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市规划院等技术部门积极推进常态化监测工作,在提升自然资源日常监测监管能力方面取得成效。

  从一年一调到动态监测

  过去,掌握土地利用现状的手段主要依托于每年年底开展的国土变更调查工作,难以支撑新时期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的管理需求。如今,在省自然资源厅“综合集成、点面结合、动态协同”常态化监测总体框架下,秉承“变化即监测”原则实时提取全域全要素变化,快速发现耕园林草湿、建设用地、推填土等地类变化线索,从早从严预防耕地不合理流出、违法建设等行为,实现一年一调向动态监测转变。

  从单线作战到业务协同

  重构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模式,一键集成、共享互通,确保工作成效落地。一方面,构建“一举多用”工作模式。通过梳理调查、执法、耕保等多业务举证需求,将带有拍摄时间、位置、方位等信息的举证照片上传至“照片云仓库”,供业务部门按需复用,实现“一次举证,多方共用”的资源共享互通模式。

  另一方面,精准推送提前预警,强化联动及时反馈,走好自然资源管理的“最初一公里”。通过将常态化监测图斑,按照业务规则逐一梳理,分类推送耕保、执法等部门核实处置,为问题图斑整改争取充足时间,工作成效及时纳入日常变更,实现从“调查监测服务管理”到“管理成效纳入调查”的业务闭环。

  从资源反复投入到集约共享应用

  按照“公益优先、商业补充”原则,省级全面统筹多源遥感影像采购、变化图斑监测提取等工作,地方基层通过省自然资源综合感知服务系统共享使用,掌握辖区范围内多时相影像和地类变化情况,实现数据资源集约利用,减少了影像重复采购和二次投入,有效缓解地方基层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现阶段,我市已构建高频监测、协同处置、数据回流、成果固化的自然资源常态化监测工作模式,基本形成了“发现-预警-处置-变更”的自然资源业务管理流程。下一步,将持续发力支撑全业务、全流程监测监管;探索应用无人机组网开展外业核查举证,进一步提高调查效率;开展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等动态监测,深化常态化监测数据分析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