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开征求意见 存量空间再利用 谋划发展新路径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07 16:50:57 访问量:-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广州正系统推进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谋划一条超大城市特色化的城市更新路径。图为珠江新城。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摄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人居环境品质、补齐民生短板的重要途径。

  2月6日,广州召开《广州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下称《专项规划》)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新闻发布会。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邓堪强表示,广州已迈入以存量空间再利用为主的发展阶段,《专项规划》强调规划引领全域存量空间优化,至2035年推进城市更新约300平方公里,系统推进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谋划一条超大城市特色化的城市更新路径。

  “城市更新作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应坚持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和刚性管控,以城市更新推动历史文化传承、绿美广州建设、产业振兴发展、公服设施完善、住房保障提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邓堪强表示。

  南方日报记者 刘珊 钟晓宇

  分区分步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广州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担当发挥核心引擎作用,立足“南建面海新城、北筑产业极点、东立综合门户、西联广佛同城、统筹山城湾海、贯通功能走廊、壮大合作腹地、强化湾区核心”这一发展策略,《专项规划》明确城市更新重点区域,实施差异化更新策略。

  基于市域总体空间格局,广州将划分中心城区核心区、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区、外围地区三片更新区域,持续优化城市结构,维育山、城、湾、海、江、田的区域山水大格局。

  为解决城市增量预留空间日益稀缺的问题,《专项规划》统筹新增用地与存量用地资源配置。广州规划至2025年,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100平方公里;至2030年,累计推进城市更新约200平方公里;至2035年推进城市更新约300平方公里。

  邓堪强表示,广州将通过微改造、混合改造、全面改造多种更新方式并举,推动低效存量土地的盘活再利用,支撑高质量产业空间与公共服务设施供给。

  《专项规划》提出至2035年,广州拟推进297个旧村庄旧城镇全面改造与混合改造项目、16个旧城混合改造项目,综合运用各项政策以“留改拆”混合改造方式推进,鼓励推进老旧城区微改造项目、外围地区乡村整治提升项目。

  以高质量精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广州加快实现“美丽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愿景。根据《专项规划》聚焦中心城区核心区、中心城区及周边城区,广州拟推进260个旧村庄旧城镇全面改造与混合改造更新项目,提升城市核心功能。聚焦南沙新区,拟推进27个项目,助力湾区合作发展。聚焦活力创新走廊,拟推进96个项目,强化科技转化能力。聚焦东部综合门户,拟推进33个项目,支撑穗莞惠联动。聚焦北部增长极,拟推进33个项目,促进北部门户建设。聚焦广佛同城,拟推进36个项目,实现广佛高质量融合。聚焦市区重点功能片区,拟推进199个项目,协同存量土地活化与产业层级跃升。聚焦区域交通设施和综合枢纽周边2公里范围,拟推进35个项目;轨道站点周边800米范围,拟推进148个项目,支撑白云机场、广州南站等枢纽扩容升级,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引领全域存量空间优化

  广州提出将“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专项规划》中,广州将结合工业产业区块管理,优化存量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存量工业用地集聚化、园区化发展,鼓励低效产业用地、老旧厂房、村镇工业集聚区等存量资源更新改造,释放存量资源形成新空间供给,为新动能新产业留足空间,实现产业和空间“双转型”。

  村镇工业集聚区作为全市存量用地的重要类型,其更新改造对于保障广州产业空间供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专项规划》提出,至2025年拟推进村镇工业集聚区项目246个、总用地面积约1538公顷。其中,采取政府收储约363公顷,单独改造约454公顷,纳入旧村改造约273公顷,微改造约443公顷,淘汰关停约5公顷。

  广州城市更新内嵌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协同促进历史生态保护。

  《专项规划》提出,城市更新坚持历史文化保护优先,积极保护广州历史城区,延续城市传统中轴线和传统街巷风貌;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以“绣花功夫”促进活化利用;加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保持建筑、村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体空间形态和内在关系,在风格、色彩等方面实现新旧融合;保护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大树,不破坏地形地貌,不伐移老树和有乡土特点的现有树木。

  广州始终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专项规划》提出城市更新要顺应市域山水格局,保护山体、水系等自然生态环境。在推进国土生态修复与环境治理中,广州将有序退出位于城市山体森林、水系湿地和耕地资源周边保护地区内的低效存量用地,因地制宜采用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等方式,实现绿色生态发展,推动宜居生态环境改善。

  以城市更新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向存量提质,广州城市建设已然开启新篇章。

  广州市规委会专家、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蔡云楠介绍,此次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专项规划,通过“建机制、定路径、划分区、落重点、控节奏”,传导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引领高质量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要“留旧”也要“呈新”。广州市规划院总经理助理、教授级高工陈志敏表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要求,为确保《专项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与可实施性,广州市规划院从历史文化保护、生态修复等多方面着手论证,综合运用人—地—房—产多元数据,探索一种既立足规划蓝图又面向规划实施的综合型空间规划治理范式。

  《专项规划》衔接“一廊一带、双核五级”的总体战略布局,系统研究,聚焦南沙新区、北部增长极、东部综合门户、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提出更新提质策略。实施差异化的分区分类更新引导,一级分区明确总体更新功能导向,二级分区深化更新策略重点。

  面向具体实施,叠合规划管控要素与现状资源本底,陈志敏研判提出城中村分类更新模式与实施路径,拆、治、兴并举推动城中村综合治理改造。针对土地资源日益紧约问题,他强调,夯实城市刚性底线,结合土地收储、房屋建设、新增人口等情况,综合研判城市更新推进规模。

  当城镇化进入下半场,大规模增量城建走入历史,在陈志敏看来,“以人为本”的根本落脚点没有变过。他介绍,规划统筹轨道交通与城市更新项目的建设时序,结合城市更新补齐公服设施短板,强化城市更新中地质风险管控,构建一个城市更新协同治理体系,从而实现城市物质形态更新向城市综合治理改造转变。

  城市更新作为产业升级与人文需要的支撑,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蔡云楠认为,将城市更新纳入空间规划“一张图”,坚持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和刚性管控,建立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定目标定重点,详细规划控指标定功能,专项规划建路径、建机制的城市更新规划管控传导机制。

  “可以说,广州市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是非常及时且必要的。总体上看,《专项规划》成果全面、科学合理、可实施性强,可以作为指导广州市未来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纲领性规划。”蔡云楠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