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老城新韵 名城永续”——广州名城保护系列纪录片《老城新韵》首映仪式在广州国际媒体港成功举办

来源:名城保护处 发布时间:2024-06-24 15:28:12 访问量:-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广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千年城脉历久弥新,千年文脉底蕴深厚,千年商脉繁荣兴盛。四十多年来,广州不断提升名城保护的规划治理能力,探索保护文化遗产的多元化路径,倡导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6月14日下午,系列纪录片《老城新韵》首映仪式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行。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孙玥、总经济师邱琳,广州广播电视台台长陈家成、副总编辑安勇,专家学者,名城守护官、技术设计单位代表、基层居民代表和纪录片爱好者等,共同见证首映仪式,并现场观看《老城新韵》三集纪录片首次公开放映。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对纪录片予以高度评价。

  匠心打造 记录广州名城保护发展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广州,不仅演绎了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发展奇迹,更在守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中焕发出老城市新活力,延续和筑牢人民城市的血脉根基。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广州广播电视台,历时2年携手打造系列纪录片《老城新韵》,通过案例展现、专家点评、部门引领、技术讲解、群众讲述等形式,鲜活展现了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四十年特别是近十年来的保护利用经验做法及成效,彰显“最广州”“最岭南”“最世界”的文化风采。

  大咖“开讲” 揭秘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背后的故事

  面对老城市新活力的时代命题,如何在发展中保护传承好历史文脉?如何在保护中创造创新?如何让历史文化遗产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会长潘安,通过讲述广州古中轴线、传统中轴线和新中轴线三条中轴线的发展脉络,为我们展现了城市的传统格局、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集体记忆的保护和活化,而三条中轴线的保护与发展,折射出广州的巨大变迁,也正是广州底蕴深厚又朝气蓬勃的最佳印证。此外,潘安还与现场观众分享了当年东西塔设计方案背后的故事。

  “荔湾的文塔为什么只有两层?永庆坊周边老建筑为什么大多背向恩宁路?为什么西关老街总是七弯八拐?”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分会理事长冯江教授,通过为大家解读荔枝湾水系与老建筑之间的关系,揭晓了这些有趣的岭南建筑“秘密”,让岭南建筑“活起来”。 

  除了大咖“开讲”以外,观众还能在现场互动摊位看到历史文化名城立体感知智能监测网,通过AI技术体验名城广州生成艺术,参与“广州名城寻宝”文创桌游等趣味游戏,以进一步了解名城广州的历史文化,感受这座有着2200多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

  主创分享:用影像记录共同的情感与记忆

  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排头兵的历史价值日益彰显,正在迈向建成出新出彩的中心型世界城市的道路上谱写新的文化篇章。近年来,广州不断提升名城保护的规划治理能力,探索保护文化遗产的多元化路径,倡导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广州广播电视台联合,坚守“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的初心使命,精心部署,调派经验丰富的摄制团队,无惧酷暑严寒,将广州名城保护“积极保护,全面保护,系统保护”这一主要精神的传承,全社会参与的热忱、攻坚克难的足迹一一记录下来。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名城保护处处长郑怀德、纪录片总导演董莹,分别跟大家分享了纪录片制作的幕后故事。

  接下来,双方将继续加强合作,为城市更新留下精彩的历史瞬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用更多的精品力作,为广州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老城新韵》的拍摄过程中,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广州广播电视台精诚合作、紧密配合,早在策划之初,双方就组织专家、学者及主创团队多次召开研讨会,为创作的方向及拍摄主旨把握方向;在拍摄过程中,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更是为拍摄团队提供了专业、详尽的介绍,力争拍出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精品力作,为扎实推进文化强省、文化强市建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采访何镜堂院士

在广裕祠采访潘安会长

拍摄新华书店

拍摄沙面历史文化街区

  《老城新韵》内容简介3集*20分钟

  第一集:《传承》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当城市因经济发展而变得越来越趋同时,唯有文化可以彰显城市的独特性。通过广裕祠、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故事,展现了四十多年间广州名城保护从个体保护到整体保护、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展现“积极保护,全面保护,系统保护”这一主要精神的传承,体现保护才能让历史文化真正成为城市活力之源的主旨。

  2003年12月,座落在钱岗村的广裕祠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杰出项目奖”。这是中国首次获得该奖项的头名,也成为岭南建筑历史的一把标尺。

  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传统中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中轴线之一,广州建城2200多年来从未偏移,从未断代,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格局的城市脊梁。

  “东山洋楼”闻名遐迩,是广州市现存最大规模的中西结合的低层院落式近代建筑群。

2000年,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便被列入了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第二集:《同心》

  “城,所以盛民也。”人民是城市建设的主体,也是城市建设成果的共享者。名城保护利用需要以人为本,敬畏自然尊重生活。每个人也可以是这座城市的设计者,绣花功夫微改造,因地制宜精雕细琢。每个人也应该成为这座城市的守护官,守护历史守护文脉,守护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2200多年的智慧与积淀。本集选取的泮塘五约保护利用项目、瓜岭村活化利用项目、广州首推的名城守护官志愿者,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全社会参与名城保护工作,在共爱共保共享中谱写人与城融合发展的和美乐章。

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瓜岭古村,通过名为“瓜岭计划”的设计师集群设计,在古村修复中既保留传统,也焕发新机

千年古村泮塘五约,是一个以“保育、活化、传承”为目的的活化利用项目

  第三集:《新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机融入现代生活气息,让古老城市焕发新的活力。”近年来,广州以“绣花”功夫不断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延续历史文脉统一起来,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了一体。

黄金地段上,百年黄沙老站变成了广州铁路博物馆

  本集包含了创新采用了“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居民参与”模式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项目——恩宁路永庆坊;以碉楼为依托,将文化特色资源与历史遗产、与现代时尚生活进行跨界融合开发的花都洛场村;以广州铁路博物馆为代表的珠江工业带。广州作为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保老城与建新城相得益彰,既传承弘扬岭南传统营建智慧和建筑艺术,又着力融入新的时代特征。老城新韵、名城永续,续写“千年商都”传奇!

将历史遗产、与现代时尚生活进行跨界融合开发的花都洛场村

  播出时间:6月15日-17日

  播出频道:广州新闻频道品牌栏目《城市话题》

  6月15日20:00(第一集)

  6月16日20:00(第二集)

  6月17日20:00(第三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