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第1007号提案答复的函
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
贵单位提出的《关于以深化城市更新为契机,强化双循环经济背景下社区快递物流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第1007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生态环境局、住房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市场监管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邮政管理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贵单位联系人王晓宁主任在6月1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完善社区快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一)从政策层面保障快递物流基础设施。自2020年9月以来,《中共广州市委 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穗字〔2020〕10号,下称《实施意见》)《广州市深化城市更新工作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穗府办函〔2020〕66号)及《广州市城市更新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的操作指引》《广州市城市更新单元设施配建指引》(穗规划资源字〔2020〕33号,下称《配建指引》)等若干配套指引陆续印发实施,为城市更新的高质量产业导入、产业空间保障、高标准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等方面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支持。其中,《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配齐公建配套设施,高质量配置教育、医疗、文化、配送等公共服务设施,保障相关项目用地供应”。《配建指引》提出在城市更新地区建立完备、便捷、高效、舒适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完善区域配套、补强设施短板、优化设施标准。该指引规定居住片区街道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内容应包括物流配送站,社区中心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建内容应包括物流配送站和快递送达设施(智能快件柜、快递快餐收发点);明确产业片区应配建6%-11%的建筑面积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其中也包括物流配送站、快递送达设施等。我局按照上述政策要求,从规划编制、审批等环节层层落实、严格把关,近期批复的城市更新单元详细规划中均配建了快递物流设施,完善城市更新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二)在规划中统筹落实快递物流基础设施。2016 年3月1日起实施的《广州市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暂行规定》对新建居住区配套的再生资源回收点、邮政所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编制、土地出让、建设、移交和使用等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确保配套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同步投入使用。2020年11月,市邮政管理局与市交通运输局联合印发的《促进我市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提出将邮政和快递发展纳入本级国土空间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快递基础设施,统筹考虑邮政和快递园区、邮件和快件处理中心等基础设施用地需求。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快递企业在原工业用地、仓储用地范围内进行技术改造、建设多层厂房、实施厂房改造加层或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而提高容积率的,不再征收土地价款差额。
(三)提高快递物流基础设施配建标准。根据《关于实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引的指导意见(试行)》,五分钟生活圈级(居委级)即服务半径一般为200-300米,用地面积一般为0.3-1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规模约0.8-1.5万人的基本范围,需具备快递送达设施(智能快件箱、快递快餐收发点),区分基本型营业场所(15㎡/处)、拓展型营业场所(30㎡/处)。其中,基本型营业场所应满足业务接待和快件暂存基本功能要求,拓展型营业场所除满足上述基本功能外,还需满足业务操作、停车及装卸、充电等其他功能的要求。
(四)将智能快递物流设施纳入新建物业配套。《若干措施》提出加快智能包裹柜、智能快件箱等智能收投设施推广应用,将智能收投设施纳入广州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标准。2020年9月印发的《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落实快递智能末端服务设施要求的通知》,从控规编制、到核准规划条件、到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全流程,明确将快递智能末端服务设施纳入公服设施配套标准,明确在地块规划条件中增加快递智能末端服务设施设置要求,明确在建筑方案审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环节给予审核,保证智慧物流用地充足、建设标准符合规范。此外,快递智能末端服务设施已纳入《配建指引》,先行在城市更新地区落实,目前全市累计共有智能快件箱12106组。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完善邮件快件智能末端设施,加大智能末端设施建设力度,加快补齐邮政快递基础设施短板。
二、关于“辅助相应政策,助力双循环经济背景下快递行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对快递物流行业的扶持力度。按照省级、市级资金技术改造扶持政策,结合重资产型的物流企业特色和特点,我市正研究扩大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覆盖面,力促更多产业形式进入促进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扶持范围中,支持工业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加快提升我市工业高端化、集约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水平,积极鼓励快递物流行业开展技术改造向智能化物流发展。
(二)鼓励补齐快递基础设施短板。《若干意见》提出推进邮政快递末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智能收投设施纳入广州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标准中,并当做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列入为居住区建设工程竣工综合验收的强制性条件。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中要将智能收投设施纳入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范围。智能快件箱、智能生鲜柜等快递智能末端服务设施属于设施设备,免予规划行政许可,依照《广州市物业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可在征询业主等意见后给予设置。我市将按照相关要求,鼓励各方加大快递物流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集约共享的末端公共服务场所。
(三)加大对快递物流从业人员培训。《若干措施》提出支持邮政、快递企业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适岗培训、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创业培训等不同类型,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我市正加大对快递物流行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的资金支持力度,拓展政策支持覆盖面,推动职称评审工作。2020年,邮政快递企业累计获得技能培训补贴超4400万元,覆盖快递从业人员1.5万人;推动快递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累计向省评审委员会推荐职称申报人员122人次,其中,初级89人,中高级33人。
(四)规范快递物流末端配送车辆管理。我市正在开展优化快递车辆通行管理工作,对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电动三轮车,按照统一车辆标准、统一标志标识、统一规范使用、统一车辆监管的要求纳入规范化管理范围,为末端配送创造便利,引导快递车辆规范摆放。打造快递员安检队伍,简化办证手续、强化监管力度。同时,结合日常执法工作和普法行动,利用“广州交通执法”微信公众号,进一步强化《广州市非机动车和摩托车管理规定》的宣传管理工作,广泛宣传交通安全驾驶和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快递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参与行业治安管理的积极性,通过源头管控、考证培训、专项整治、系统管理以及宣传发动等方式,推动快递员规范用车、合法上路,鼓励快递员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感谢贵单位对我市城市规划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1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