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沙龙”成功举办
为积极探索广州市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建设,拓宽公众参与,广泛听取意见,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于第七十个国际儿童节前夕(2020年5月30日)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展览中心举办了“广州市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沙龙”。
本次沙龙围绕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主题,邀请了广州市少年宫常务副主任关小蕾女士、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袁媛教授、源计划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何健翔先生和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设计师邓涵先生分享了各自对于广州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感悟与思考。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友好型城市项目官员杨菡女士也特意为此次沙龙录制视频,表达了对广州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建设的期许与建议。现场的市民和儿童朋友们与嘉宾积极互动,共同为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言献策。
Part 1: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代表向参加沙龙的嘉宾和市民介绍了《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导则》的编制情况,以及在儿童节期间举行的一系列规划公众参与活动,鼓励大家畅所欲言,为广州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提供宝贵意见。
街头采访市民、儿童对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的建议
part2:现场嘉宾与市民一同观看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友好型城市项目官员杨菡女士的视频发言。杨菡女士充分肯定了广州编制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导则的工作,认为该规划是基于对全球及中国实践样本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广州本地情况和儿童群体特性有针对性分析基础上,紧贴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球框架及指引。最后,杨菡女士希望广州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群体的需求,从空间及环境出发,完善制度建设。
Part3:广州市少年宫常务副主任关小蕾女士,为大家介绍了儿童友好型城市主要是基于《儿童权利公约》的四个原则基础上展开的,而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尊重儿童的意愿。通过生动的案例,让现场的嘉宾和市民朋友感受到孩子们的创造力,并证明了他们有能力影响他们居住的城市。儿童不仅可以自由表达他们想要的,并且可以付诸于行动,要相信他们。
“相信孩子,梦不只是想”
广州市少年宫常务副主任关小蕾女士分享
Part4:源计划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何健翔先生以案例阐述了城市建筑如何体现对儿童的关怀,如何在高密度城市开发环境中创造相对独立的、专属于儿童的微城市空间。当面对城市空间不足时,通过多样化的建筑形态,巧妙地利用场地的高差营造丰富的竖向空间,为儿童营造了一个既安全又充满趣味,适应岭南气候的儿童友好空间。
“微建筑,体现儿童关怀”
源计划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何健翔先生分享
Part5: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袁媛教授从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展开,提出建设基于儿童友好的健康社区的必要性。健康社区包括全年龄段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整体健康,并应鼓励儿童参与社区协作治理。又从空间、服务和文化三个维度,介绍了有关儿童的健康社区内容:一要在社区中创造儿童能够安全行走和玩耍的空间;二是要为儿童提供与同伴见面、交流的那个服务空间;三要提供儿童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的途径。最后,袁媛教授基于自身的研究,提出基于儿童友好的健康社区路径:一是结合儿童年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公共活动空间; 二是注重交通安全,注重社区活动路径;三是适合儿童有趣味性的设计和引导儿童户外活动;四是鼓励儿童参与规划,参与社区治理,有一定的制度保障,和公共宣传和意识的培养。
“打造儿童友好健康社区”
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袁媛教授分享
part6: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设计师邓涵,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首先需要研究城市环境与儿童成长的关系;在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案例后,建议儿童友好型城市需要建设四类街道(富有生命力的街道、令人放心的街道、充满人文关怀的街道、倾听儿童声音的街道)。
“城市建设小举动,儿童友好为大家”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设计师邓涵先生分享
最后,各位嘉宾与现场市民和儿童就相关热点问题展开了交流。围绕规划设计儿童服务设施,在高密度城市中拓展空间建设更多儿童喜爱的场所,保障街区、通学路径中儿童的安全,保障儿童活动场地不被侵占等热点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嘉宾与市民、儿童互动交流
此次规划沙龙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广州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提供了很多宝贵建议。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及《广州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导则》编制团队将继续在规划制定过程中拓宽公众、儿童的参与渠道,听取社会各界的声音,并充分考虑和吸纳此次沙龙和公众参与活动中收到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链接】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在举办“童筑羊城”活动,诚挚邀请广大儿童朋友们积极参与描绘孩子们心目中理想的城市空间和环境,一同参与到广州市儿童友好型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