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区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新技术专题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7区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新技术专题研讨会于2017年7月7日上午在珠海市开幕,来自全国200多家规划局、信息中心、规划院、测绘院及国内知名高校专家近73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本次研讨会是由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下称“新技术应用学委会”)主办,以“2017区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旨在加强各区域空间规划信息技术的应用、交流与探索,进一步深化新技术在行业内的深入应用。会议紧扣国家政策方向,深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区域空间规划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实践问题。
会议由新技术应用学委会秘书长胡海主持,新技术应用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数字城市研究中心主任詹庆明教授,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新长,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邱衍庆理事长,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杨堂堂总工程师,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朝晖,新技术应用学委会主任委员王俊等专家和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王俊、邱衍庆、杨堂堂、王朝晖四位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
本次会议有20余位领导、专家演讲发言,在现场互动和提问环节,参会代表与专家积极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技术应用学委会副主任委员、珠海市城乡规划编审与信息中心主任庞前聪做了题为《珠海市“多规合一”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庞主任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珠海市“多规合一”的探索与实践,并针对珠海市“多规合一”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他指出,珠海市“多规合一”的核心工作包括“五规融合”和近期建设规划:“五规融合”的工作内容包括一套标准、一张图、一个信息平台、一个审批流程和一套协调机制,其中一张图的最终目的是消除规划矛盾和定管制空间;然后通过编制近期建设规划,城市总规优化、土规中期调整、推动民生及重大项目落地,以实现“五规融合”。而从五规融合迈向“多规合一”的实施路径包括法定规划一张图和机制建设:法定规划一张图是依托“五规融合”,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基础,通过公共服务、交通、市政等行业专项规划的整合和协调,保障设施落地,形成法定规划一张图成果,然后通过编制项目管理、专项规划管理和控规管理机制的建设,保障“多规合一”的生命力和延续。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做了题为《基于战略规划的统筹规划与规划统筹》的报告,从三方面对厦门、沈阳、云浮的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
第一,新时期的发展目标与统筹的工作方法。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以“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模式,以统筹为手段,实现“两个一百年”愿景的目标。其中,还提出空间规划是统筹发展最有效的抓手。
第二,以“战略规划”为基本遵循,实现“统筹规划”。“战略规划”是对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作出的全局性、长期性、决定性的谋划,是一项综合性、引领性的规划。为统筹战略规划,需形成发展共识、明确发展愿景与目标、保育山水城格局、划定边界、控制人口与土地总量,提高土地承载力。
第三,以“多规合一”为基础平台,实现“规划统筹”。规划统筹核心是信息平台。以“多规合一”为平台,实现“三标衔接”,推动建立以规划为主导的经济管理方式。“多规合一”具体工作包括四个“一”:一张蓝图、一个平台、一张表、一套制度,并通过空间单元体现统筹发展的系统性与整体性。 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主任钟家晖做了题为《广州:从“三规合一”走向“多规合一”》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广州市从“三规合一”到“多规合一”的发展转变,以及对“多规合一”未来的展望。
广州从“三规合一”到“多规合一”的提升,借鉴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探索跨部门协调,统筹的体制、机制,改进公共参与的效率,落实多部门专项用地管制“合一”。
具体分为六个方面:一是从“三规合一”的控制线管控变为“多规合一”的管控体系管控;二是实施上以“一规合一、两规合一、三规合一”为基础层层递进;三是数据、平台与机制由“1+3”改造为“1+3+N”;四是为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提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多规合一”底版数据标准化,有效保障了成果数据质量;六是便捷的成果共享和更新模式。广州市“多规合一”打破了规划打架局面,提高办事效率,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走路。 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广州城市规划技术开发服务部骆荣桂做了题为《<建设工程规划电子报批数据标准>团体标准编制情况汇报》的报告,骆荣桂在报告中主要介绍了广州市城市规划自动化中心开展《建设工程规划电子报批数据标准》制定工作中的开创工作,包含:政策导向和鼓励、《标准》选题的基础、编制工作进展4个方面内容。他提到,近两年国家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的改革,鼓励团体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政府单一供给标准的现行体系,转变为由政府主导制定和市场自主制定的双规模式,政府和市场共同构建新型的标准体系。
中国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学术委员会将“建设工程规划电子报批数据”列为制定标准有两点原因:一是广泛的应用基础,二是大家对标准的需求度,这促使了此次团体标准编制浪潮中选择规划电子报批数据作为切入点。
基于以上背景,《建设工程规划电子报批数据标准》的编制工作,在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于2017年1月至6月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标准化项目中申请立项。《标准》的基本内容包含:标准的名称、涵盖规划范围、数据类型、框架结构、特色等。
中山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新长做了题为《新型城镇“多规合一”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与应用》的报告,张新长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新型城镇信息化问题,得出如何消化多源数据和快速更新地理信息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的结论。
报告分享了地理空间数据提取、空间数据一体化整合、空间数据动态更新、应用服务平台研发等四项基础研究成果;分享了一张图管理模式、“三旧”改造管理系统、城乡规划三维辅助系统、“多规合一”等典型应用案例。
最后,报告展望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时空信息融合技术研究、时空大数据存储与快速检索技术研究、时空信息综合协同管理技术研究、面向大数据的空间数据更新技术研究、基于云计算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研发等五项未来研究工作。
广州市城市勘察设计研究院规划一所副所长朱江做了题为《宁夏空间规划实践与探索》的报告,朱江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的特征(纵向与横向)与存在的问题(体系庞杂、职能划分不清、协调沟通不畅),提出完善空间规划体系的关键在于事权边界清晰、衔接有序。
报告以宁夏空间规划探索实践为例,按空间规划体系,自治区(省级)空间规划,市县空间规划等三个维度分析,以双评价为基础,明确空间发展战略,划定了三区三线,实现了空间管控的一致性,合理配置空间资源,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消除各类规划冲突矛盾,保障规划落地,实现土地用途的唯一属性。
最后分享了空间规划实践与探索的心得体会;为其他省份与地区空间规划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借鉴的成功案例。
新技术应用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市地理信息中心、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主任陈乃权做了题为《沈阳“多规合一”从复制引进到发展提升》的报告,陈乃权在报告中指出,沈阳“多规合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学习复制厦门经验,把“多规合一”改革作为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要抓手,统筹规划、规划统筹,推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实现沈阳全面振兴发展。
沈阳“多规合一”的主要特色为“借”、“利”、“创”。“借”为借力推进、借脑前行;“利”为市发改委多规办项目统筹,充分发挥规土合一职能;“创”为划拨用地、一般经营性用地、工业用地三类项目同步,市区两级同步。沈阳的“多规合一”目前效果非常好,并得到了省、市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各地市“多规合一”建设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广东省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三所所长、低碳生态研究中心主任王浩做了题为《“多规合一”导向下的省级空间信息平台及标准体系建设》的报告,王浩首先介绍了近期开展的省级空间平台、省级规划数据库及法定数据标准三项内容,并着重阐述了数据标准体系与空间信息平台两项内容。数据标准即广东省法定城乡规划成果报审(报备)技术规范,该项标准由“3+3+1”的规范与标准构成。
王浩所长着重介绍了广东省智慧规划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概况,从建设内容,功能效果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平台与“多规”之间的关系。王浩所长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得到了现场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与一致认可。
长春新区规划局副局长王昊昱做了题为《长春新区“多规合一”与发展机遇升级联动》的报告,王昊昱从“多规合一”的定位、战略、落实措施、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分享了长春新区“多规合一”的工作经验。
长春新区的使命和责任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成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要增长极。
长春新区的使命和责任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成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要增长极。为了完成使命,长春新区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成为国家级新区;第二步是建设吉林省的自贸试验区;第三步是成为中国在东北亚区域面向世界开放的新节点。
按照长春新区总体空间布局,将新区发展的目标职能体系、生态资源体系、产业招商体系、城市空间体系分别进行任务分解,落实到空港、北湖、高新、长德四个空间单元内,形成“多规合一”的规划成果,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长春新区的“多规合一”规划与国家提的“多规合一”相比,有了很大的细化和拓展。王昊昱说,长春新区做的不仅是把空间资源合一,把经济发展、区域性、战略性职能都一一落实到各个单元,最后每个作战单元都知道自己实现国家战略的哪个任务,推动哪个平台建设,未来要跑哪个部委,哪个国外的企业要招进来,未来自贸区可能申请哪方面的政策,会对它有互动,甚至推动哪个方向的枢纽建设。
据王昊昱介绍,“多规合一”会形成一个台账,未来结合城市建设管理,在政府管控的GIS平台中形成共享,各部门一张蓝图、一个指标,不会出现部门壁垒。大家经常说到社会治理提升,就是由原来部门碎片化的管理,通过平台的建设,实现整体信息的共享。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兼政策研究部部长黄鼎曦做了题为《面向“多规合一”的大数据质量模式与新技术展望》的报告,黄鼎曦在报告中从“多规合一”面临的新数据环境、理论走向实践的大数据治理以及相关新技术展望三个方面展开。
他指出,当前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多规合一”工作在数据源、数据分析模型等方面都面临新的环境、新的要求,要用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多规合一”。
随后报告讲述了大数据治理框架,并对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城市的大数据治理实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报告对云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的整合、社会经济综合模拟,以及区块链在“多规合一”的应用等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安徽中汇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长江做了《基于问题导向与迭代优化的城市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路径探讨》的报告,他在报告中以铜陵市空间规划为例,对城市空间规划编制技术路径进行了审图探讨。
报告分背景介绍、整体工作介绍、铜陵案例介绍和工作思考四个部分。胡院长分析说,在全国28个国家试点中,逐步展现三种“多规合一”编制模式:第一种以目标为导向,第二种以问题为导向,第三种是问题目标混合型的。铜陵类似广州,属于第二种模式。整个铜陵的“多规合一”工作目标有三大任务:一张图编制建库、信息平台建设、建设过程项目审批流程改革。基于“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成果大共享及工作协同机制,铜陵“多规合一”工作取得了超出逾期的效果和好评,成为目前安徽“多规合一”指定的学习模式和样板。
作为铜陵市“多规合一”编制单位,胡院长详细分享了铜陵“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铜陵积极学习广州、厦门的成熟经验,主动开展坐标一致化工程,和平台建设一起协同开展数据标准梳理、数据收集与整理,确定控制线协调总体思路,梳理资料,进行控制线的沙盘推演。并分析研究规划之间、规划与控制线的差异等等。学习“三上三下”经验,多次协调。
铜陵模式向“上”延伸,为开展省域空间规划提供铜陵市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基础数据;向“下”延伸,开展市辖县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一张图)编制工作和乡村建设用地协调工作,形成市域城乡全覆盖的“一张图”。鉴于目前空间规划(多规合一)仍处在探索和过渡阶段,新的空间规划体系仍未完善。“多规合一”是城市治理方式现代化的一块阵地和试金石。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地质矿产处副处长彭明军做了题为《武汉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建设及应用》的报告,报告通过分析各类规划自成体系、互不衔接的局面,以“多规合一”信息管理平台主要解决哪些问题为总体思路,介绍了武汉市“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的应用、支撑和基础等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报告通过总体架构、数据中心、数据标准体系、信息平台、机制建设、平台应用等多个维度介绍了平台的建设及应用。
报告最后还分享了规划引领,划线控制、远近结合,重在近期、上线联动,部门协同、面向管理,共同实施等4条认识和体会。
厦门市规划数字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郑钧做了题为《厦门项目生成的内涵外延与运作》的报告,郑钧在报告中主要分享了厦门市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的实践经验。报告分多规平台建设内容、多规平台的运行情况、多规工作成效、项目生成、多规平台的外延五部分。
报告按时间序列从整体展现了厦门空间规划和“多规合一”的实践历程。然后以多规平台建设为主线,从技术标准规范、广泛的用户接入到成效介绍厦门实践共享协同,然后落脚在创建保障改革的机制上。
他着重强调了项目生成机制,认为项目生成是“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抓手。针对项目生成,郑钧详细介绍了划拨用地项目、工业用地项目、一般经营性年度计划项目的项目生成、空间协调、可研协调流程以及案例,还从内部流程展开了多规平台的外延拓展,特别是以厦门自贸区并联审批改革和规划监管动态管理为例,介绍了厦门自贸区并联审批改革的思路、总体要求、具体内容、改革前后对比等等。
广州市城市勘察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军做了题为《从空间“底线合一”到用地审批管理一张图》的报告,报告主要介绍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对国家“多规合一”试点观察、广州“三规合一”一张图的实践总结、广州“多规合一”一张图的探索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四个方面。
报告指出国家从省域和市县两个维度开展了“多规合一”试点探索,通过不打破现有体制机制,搭建多规协调的技术平台,对规划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弱化或者取代其他部门规划,探索与发展规划并行的空间规划体系等方面开展试点工作。
广州“三规合一”一张图是面向底线思维的空间管控。以四线管控图作为核心内容,明确各个规划的管控底线,协调了29。4万块矛盾图斑,协调落实建设用地项目2180项。
基于广州“三规合一”一张图,广州“多规合一”一张图是面向用地审批和规划实施。明确以控规“一张图”平台为工作平台,对外“多规合一”、对内一张图管理的工作目标。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梳理规划层级和编制体系,形成主要法定规划自身一张图;追根溯源排查问题,针对规划不协调提出改进措施;核定各规划核心管控要素,研究规划矛盾比对的规则;求同存异,建立“合一”和“不合一”成果库;分批次推广至11个专业规划,深化完善“一张图”。
报告指出广州“三规合一”一张图到“多规合一”一张图是从底线管理走向增长管理,是从战略统筹走向实施协同的进步。
新技术应用学委会副主任委员、湖南省城乡规划学会规划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喻定权做了题为《“多规合一”的前世今生》的报告,通过分析当前“多规合一”工作的脉络、难点和多规冲突背后的逻辑,得出政府通过机构改革来调配和控制发展权是“多规合一”的本质的结论。
报告分享了政府机构改革历程与大部制改革,提出“多规合一”就是“大部制”的一种表现形式,成功的“大部制”就会实现“多规合一”。
报告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等三个导向为总体思路,通过分析多个典型案例分享了“两线”实现“三定”、“三个融合,一套创新”、一张图等多项“多规合一”应用,并推演了机构改革演替下从技术,到事权,到政治的“多规合一”。
为了进一步交流实践成果,会议代表还专门对横琴新区规划展览馆和中国移动广东省大数据中心及获得广东省人居范例奖和中国人居范例奖的部分城市规划项目进行了专业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