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底线,定重点,明措施,促利用”——天河区开展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图则编制工作
传统风貌建筑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凝聚社会公众情感记忆的重要物质实体,是广州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切实加强天河区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与利用,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自2023年11月启动《广州市天河区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图则》编制工作以来,经过现场踏勘、成果编制、意见征求,近日图则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定原则,依规开展图则编制工作】
天河区现有传统风貌建筑86处,建筑特色突出、类型丰富,本次图则本着“守底线,定重点,明措施,促利用”的原则,对天河区传统风貌建筑划定保护范围,确定保护要素,提出修缮要求及合理利用措施,并尽可能促进合理利用。图则编制工作注重对建筑价值的深入挖掘,对每处建筑开展详细现场踏勘,结合低空无人机航拍,全面掌握了建筑风貌及现状情况,并同相关街道多次开展沟通协调,广泛听取专家及公众意见,确保图则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现场踏勘照片
【重实效,同街道开展双向交流】
为推进图则编制工作有序开展,2024年6月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组织召开图则编制工作会,邀请传统风貌建筑所在的15个街道代表及编制单位,重点围绕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利用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及实际问题,进行面对面沟通协调,开展双向交流,确保图则真正“能用、有用、好用”。
工作会现场照片
【重质量,深入听取专家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图则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2024年7月9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天河区分局组织召开《广州市天河区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图则》专家评审会。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郑力鹏、原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潘忠诚、华阳国际设计集团总规划师温春阳、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晖、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城乡建设发展与遗产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唐宏涛出席会议。专家组及相关部门认真听取编制单位汇报,各自结合自身职能与专业经验认真审查、充分研讨,专家组就细化保护要求和合理利用措施等方面提出详细意见,共同为保护图则成果把关。
专家评审会现场照片
传统风貌建筑保护图则是天河区传统风貌建筑保护管理、活化利用的重要依据,是以传统风貌建筑为载体提升天河区文化特色与活力的有力保障。下一步天河区分局将结合专家评审及公示意见优化完善,按规定程序报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