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服务专区

丰富保护名录,延续城市记忆——海珠区认定公布第三批传统风貌建筑

文章发布日期:2024-11-14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近年来,海珠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用心用情保护延续历史文脉。近日,海珠区人民政府公布了海珠区第三批传统风貌建筑名单,海珠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再添新成员。公布的建筑名单中,既有承载着宗族记忆的浩右冯公祠、友新张公祠,又有凝聚着集体情感的沥滘村北帝庙、赤沙玉虚宫,还有反映时代“烟火气”的沥滘中区坊6号民居、沥滘东街五巷7号民居等共42处,集中体现了海珠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特色。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海珠区分局严格按照《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等相关要求,扎实开展传统风貌建筑认定工作。一是全面梳理现状该分局组织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和属地街道,全面梳理核查辖区内相关老建筑的权属关系、管理实情、房屋安全等情况,充分掌握建筑基本情况、实际情况,为认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实事求是推动。该分局多次联合属地街道前往现场实地勘查,对房屋现状、建筑风貌、特色要素等进行充分考证,并与各管理部门或相关权利人积极沟通,实事求是形成认定方案。三是依法依规认定。根据《广州市传统风貌建筑保护规定》要求,海珠区传统风貌建筑认定方案完成了征求意见、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法定程序,将符合认定标准的建筑纳入传统风貌建筑保护之中。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一直以来,该分局高度重视传统风貌建筑的认定、保护与管理工作,已先后认定三批次共143处传统风貌建筑,致力于保护能反映海珠近现代传统风貌、展现海珠历史文化脉络的建筑。接下来,该分局将继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工作,坚持“成熟一批认定一批”,不断丰富海珠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浩右冯公祠

沥滘东街七巷3号民居

友新张公祠

沥滘东街五巷7号民居(深柳草堂)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