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者服务专区 > 新闻动态

以人为本 建成共同富裕的宜居之城

文章发布日期:2024-02-18来源:广州日报

港澳青年租住的“港澳新青寓”。(资料图片)


  近年,纽约、伦敦、东京等全球城市在新一轮发展战略中,纷纷突出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公平与每个人的价值实现。面向2049,广州对标世界一流,着力保持城市对人的吸引力和人口活力,聚焦公共服务、住房、就业领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高品质公共开放空间造福于民,促进高水平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成共同富裕的宜居之城。《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广州2049》)提出,努力建设成为劳动者、创造者、奋斗者的理想家园,成为人民广泛享有高品质生活、令人向往的青春之城、活力之都,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广州能够平等乐享温暖关怀、拥抱人生出彩机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李天研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聚才:15-34岁青年人口占比不低于25%

  对标全球先进水平,青年人是城市活力的源泉,高能级的全球城市普遍具有较强的青年吸引力。当前,广州15-34岁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接近38.2%,但根据人口队列要素模型推演结果,在不进行政策干预的情况下保持现有发展趋势,未来广州青年人口将会显著降低,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有战略远见的城市,理当未雨绸缪。

  《广州2049》提出,建设人才友好、青年发展型城市。广州将大力引进前沿科学研究人才、创新人才,积极培育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至2049年,全市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3.8年,大学本科及以上人口占比不低于35%。

  如何吸引和留住更多青年人?广州将优化面向人才和青年就业创业、落户安居的全周期服务,打造面向青年、面向未来的特色文化地标与公共文化空间。至2049年,全市15-34岁青年人口占比不低于25%。

  作为全球城市,还要有国际吸引力。广州将完善城市国际化功能、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推动与港澳地区的交通链接、规则衔接、人员交往流动进一步密切畅通。至2049年,全市常态化居住外国人不少于50万。

  乐业:16-64岁人口就业比重稳定在80%左右

  充足而优质的就业机会,是吸引年轻人才的关键。纽约、东京等城市战略重点关注就业岗位的质量与持续性,比如《OneNYC 2050》(纽约2050)明确具体举措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城市经济多样性,拓宽获得高薪工作的途径。

  对广州而言,《广州2049》明确,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社会收入结构优化。在就业岗位供给方面,通过培育新就业增长点,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至2049年,广州年均新增就业岗位不少于30万个,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比重稳定在80%左右。

  广州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个体经营发展,增加非全日制就业机会,引导规范新就业形态发展。强化灵活就业人员扶持,健全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援助制度。加强灵活就业服务保障,设立专项补贴和住房保障、公共服务普惠政策。

  对于创新创业者,广州将完善创业就业扶持,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和创业担保贷款机制,强化创业孵化服务能力,促进创业成果转化。同时,增加适应创新创业新需求的低成本共享空间供给。

  安居: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35平方米以上

  住房是全球城市的一道必答题,如何让人才安居乐业?英国伦敦住房模式以可负担住房为核心,形成的阶梯化供应体系,解决低收入者和“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

  《广州2049》提出,加强多元供给的住房保障,匹配居住需求,稳定住房新增节奏。兼顾“新广州人”和“老广州人”的刚性需求或改善需求,适度扩大住房供给。到2049年,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提升至35平方米以上,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

  广州将加强阶梯化住房供给。针对短居群体,推广以青年驿站、人才公寓等为主要载体的短期居住服务。针对长租群体,扩大租赁住房供给,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针对安居群体,供给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完整产权商品房,提高购房可负担性。

  乐活:15分钟步行范围营造全龄友好幸福家园

  美好的生活不只是有一个舒适的房子,还需要完善便利的公共服务配套。源于新加坡的“邻里中心”,以居住人群为中心,集合商业和服务设施。由室外开放式餐饮场所孕育出来的“新加坡小贩文化”,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广州2049》提出,营造全龄友好的幸福家园。依托广州既有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基础,以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为单元,提升营造岭南特色的社区服务场景。普惠型设施作为社区的“基础标配”,涵盖医疗卫生、福利养老、体育健身、便民商业等九类基础型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市民生活服务便利度。

  与拥有小贩文化的新加坡相似,广州是一座富有烟火气的城市,在地化设施将成为社区的“特色增配”,结合本地特点升级服务品质。广州将支持引导街面经济、夜间经济、市集经济、外摆经济,支持流动商贩定时定点经营,鼓励有条件的社区提供固定场所。

  广州还要把差异化设施作为社区的“精准选配”,强化面向不同人群的服务供给。建设青年社区,就近增配青年个人提升、艺术创意、运动社交等类型设施。在落脚社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扶持,让不同人群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面向父母育儿和儿童成长需求,配置安全、可玩的儿童游戏场地与儿童友好的社区文化教育设施。考虑到养老需求,加大老年食堂、日托照料、老年大学等设施建设,落实社区公共设施和空间适老化改造及新建要求。

  数读宜居之城

  人口规模:落实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要求,全市常住人口规模在合理范围内适度增长。至2049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约2200万人-2500万人。提高近域同城化服务水平,发挥对更大范围内人口的凝聚和服务作用。至2049年,按照实际管理服务3000万人左右分类配置城市公共设施。

  就业岗位:培育新就业增长点,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至2049年,年均新增就业岗位不少于30万个,16-64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就业比重稳定在80%左右。以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促进社会收入结构优化。

  住房供给:兼顾“新广州人”刚性需求和“老广州人”改善需求,适度扩大住房供给。至2049年,城镇常住人口人均住房面积提升至35平方米/人以上。

  社区配套:依托广州市既有社区生活圈规划建设基础,以15分钟步行可达范围为单元,提升营造岭南特色的社区服务场景。基础标配普惠型设施,提高市民生活服务便利度。特色增配在地化设施,结合本地特点升级服务品质。精准选配差异化设施,强化面向不同人群的服务供给。


附件: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