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日 | 地球母亲YYDS!第55个地球日,广东各地主题宣传活动异彩纷呈①
今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广东省自然资源系统各单位积极开展相关宣传教育活动,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根植群众心间,并以实际行动珍爱地球、保护地球,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绿色发展,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围绕“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关心并支持自然资源事业,共同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1 宣传平台齐发力,营造浓厚主题宣传气氛
联动主流新闻媒体,围绕广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措施、亮点和成效策划新闻报道、推文、短视频等,通过《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新花城客户端等渠道发布,获得广大市民阅读转发。
广州日报刊发专题文章
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政务外网开设“第5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专栏,发布宣传资料、转载媒体报道以及国家、省、市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情况,宣传自然资源国情国策国法,普及自然资源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让公众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情况以及自然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政务外网“世界地球日”专栏
围绕地球日主题设计制作视频、手绘漫画等新媒体产品,通过局微信公众号、微博推文发布,生动形象展现地球现状,激发公众的环保责任感与参与热情。
地球日主题手绘漫画
地球日主题宣传视频
运用机关办公大楼、不动产办事大厅的宣传栏、电子宣传屏,滚动播放“世界地球日”宣传海报、宣传视频等内容,提升大家对第55个“世界地球日”的关注,营造出珍爱地球、守护自然的浓厚氛围。播放宣传海报及视频
2 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受到学校师生热烈欢迎
4月19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日报联合广州市天河区奥体东小学开展“约定你,携手共赴绿色之旅”世界地球日活动。100多位奥体东小学学生应邀而至,参与垃圾分类、植物培育等互动游戏,参观科普展板,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精彩纷呈。
科普进校园活动现场
活动还通过新花城APP进行了全程直播,在直播过程中,多位同学通过镜头表达了他们的环保理念,倡导爱护地球,人人有责。本次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和市民了解了生态保护相关的知识,提高了“世界地球日”的社会关注度,使“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3 世界地球日
4月15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举办“守护红树林 南沙在行动”主题活动。活动包括专家讲座、主题展览和政策宣讲等多个环节,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廖宝文为现场嘉宾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认识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资源保护现状》主题科普讲座。
活动当天,“守护红树林湿地 共筑绿美南沙梦”南沙红树林保护科普展在明珠湾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正式开展,通过“红树林奥秘”“南沙红树林基本概况”“南沙红树林的生存威胁”“一定要保护好南沙红树林”四大篇章,让现场市民朋友深度认识红树林及南沙红树林资源保护现状与成效,提升保护意识,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和红树林保护的伟大使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地球日主题宣传周期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还将举办地球日科普进公园等活动,持续开展系列宣传,推动取得良好效果。
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南山区政府协助承办的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于4月20日在南山区塘朗山郊野公园举行。本次活动以“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以“绿美深圳行、野趣鲲鹏径”为口号,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介绍“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工作成效,动员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到保护地球、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中来。
随着仪式现场启动装置中开合花的盛放,一场主会场串联全市分会场的徒步鲲鹏径打卡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活动号召市民徒步体验彰显深圳山、海、城魅力的山海连城计划,让参与者打卡山海连城计划之远足径主线——鲲鹏径,亲身融入自然、聆听自然、探索自然。
近年来,深圳市印发《深圳市公园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暨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并全面实施“山海连城”计划,以通山、达海、贯城、串趣为原则,构建“一脊一带二十廊”生态骨架,实现“连生态、连生活、连生趣”的山海连城格局,打造“一脊一带二十廊”的全市魅力生态骨架,形成蓝绿廊道织网的公园城市总体布局结构。“山海连城绿美深圳”生态建设工作是深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生动缩影。
鲲鹏径作为山海连城计划的远足径主线,全长约200公里,以宝安区凤凰山飞云顶为起点,途经阳台山、塘朗山、梅林山、银湖山,连接深圳水库及深圳第一峰梧桐山、马峦山,到达终点位于大鹏新区的七娘山大雁顶,全面展现了深圳代表性自然资源要素。
第55个世界地球日宣传周活动将持续到4月28日,各区分会场将陆续开展鲲鹏径徒步打卡互动及其他线下活动。各区通过H5收集各线路打卡情况后,即可点亮鲲鹏径总图中相对应的各点及各路线,全程点亮后将预示着活动贯通整个鲲鹏径。
“绿美深圳行 野趣鲲鹏径”,期待这场徒步之旅,让每一个足迹、每一段行程都传递出自然资源的深圳故事,也为我们续写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篇章。
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紧扣“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重点围绕耕地保护、绿美中山生态建设、地灾防治、生态修复、森林防火,宣传自然资源相关法律法规,深入群众,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01 紧扣主题掀起宣传热潮
制定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方案,落实方案,利用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电子阅报栏、“中山自然资源”内刊宣传世界地球日相关常识,刊登世界地球日宣传动态信息。在中山国家森林公园、各分局办事窗口等来往群众较密集的公共场所悬挂横幅,派发宣传折页,结合耕地保护、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等主题,让广大群众更深刻地了解世界地球日主题内涵,营造良好宣传氛围,进一步认识爱护地球家园,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合力,共同保护地球。
02紧扣热点线上线下并行
线上看AI视频,线下派发宣传册和活动纪念品……以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宣传方式持续开展主题宣传。积极参与省自然资源厅“世界地球日”微信矩阵海报接力活动,结合中山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以绿美中山自然景观为背景制作精美的海报,通过课本方式为群众打开一幅幅中山美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宣传,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继续呵护美好地球。4月22日,整合优质资源,通过局微信公众号刊发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世界地球日”相关海报、视频。4月22日至4月26日,在各镇街办事点通过发放宣传册及纪念品等方式,宣传“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03 做实内容力求实效
联合媒体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等自然资源相关宣传报道,倡导爱护自然资源理念。联合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组织开展“我在中山有棵树”公益活动,持续掀起植绿爱绿热潮,让更多群众树立绿化美化地球共建美丽家园理念。在中山市阜沙镇暖蜂驿站开展“地球家园我爱护”综合业务咨询宣传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预防、绿美中山、乡村振兴宣传小册子,通过答题卡的形式,将国家安全、爱护地球等小知识以有奖竞答的方式与群众互动,吸引大批群众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东莞这则耕地保护顺口溜上口又“上头”!
土地,藏日月精华于一身,是地球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足迹,见证着沧海桑田之变,播种着充满希望的未来。第55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巧妙编创了一组琅琅上口的顺口溜,这252字口诀将东莞耕地保护政策娓娓道来,帮助社会公众了解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感受它的厚重与生机,字字硬核有力,句句饱含深意。欢迎大家全文背诵,分享传唱,一同为东莞耕地保护代言,守护绿色家园!
配套系列海报
如果用打开自然课本的方式打开东莞,书里会写:
旗峰山上翠林深
滨海桥下鱼戏水
白鹭翩飞掠草甸
山色湖光入画来
欢声笑语满田间
美景长留此间在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绿满莞邑花木繁荫,“失色”的矿山复绿了。去年,东莞完成多处石场修复,全市矿山修复面积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更多矿山正变成青山。
秧苗初插,良田披上“绿衣”了。东莞节约集约用地守红线,守牢13.68万亩耕地保护底线,2023年年内实现耕地“进出平衡”目标。以现状耕地和农用地为基本盘,东莞划定了耕地保护集聚区25.8万亩,打造更多好“丰”景。
天地和、万物生,这是大地赋予人类的恩惠。让我们一起行动,把碧绿还给大地,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还给天空,把自然还给大自然,还自然以和谐、宁静、美丽。
春风劲,绿意浓。土地作为地球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足迹,孕育着未来的希望。而春耕,正是勤劳的农家人用双手与汗水,向这片土地献上的绿色赞美诗。
“一月唔忧料,二月料风流,三月犁耙交到我手,四月莳田莳得几亩”。关于东莞农耕生活,一句谚语便能一语中的。展开当下这幅“莞邑春耕图”,纵横阡陌间,希望的田野上春意盎然,万物次第“耕”新。
2024年东莞春耕大会上,石碣镇起航广场稻田基地正在种植水稻。邓浩 摄
东城周屋2024年春耕现场,一盘盘培育好的秧苗像小地毯一般。东城宣
东城周屋深谙“春时贵如金”,这里坐拥市区面积最大的连片水稻种植标准化农田。一到春天,农民们便挽起裤管,深深浅浅踏入690亩稻田,将培育好的秧苗插入地里。
俯瞰企石镇上洞村、南坑村和江边村,三块共计500亩的连片农田夺人眼目。只见一排排绿色的秧苗将农田装点成长条块,插秧机缀满泥土,与村民一道追春光、赶农时。
在洪梅镇金色水乡稻田,农户们正驾驶着插秧机往水稻田间插种今年第一造水稻秧苗。洪梅宣
在水乡洪梅,金色水乡稻田春光烂漫,村民们将莉香占、广丰香八号等品种栽种在田地里;在望牛墩镇官桥涌早造水稻种植基地,农人驾驶着插秧机,将一盘盘秧苗输送到田间,尽显一派生机。
今年望牛墩镇早造水稻种植面积约375亩,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井然有序地插进稻田里,所过之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耕景象。望牛墩宣
漫步滨海湾中心农业公园,秧苗“出厂”,打浆机有序作业。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种植早稻面积约355亩,预计亩产500斤,计划在4月中下旬完成全部春播农作物的插秧工作,以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开门稳”。
春耕不仅是播种农作物,更是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地处岭南的东莞,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除了水稻这一主要粮食作物外,瓜类、蔬菜、水果等也丰富多样,为百姓餐桌带去更多元化的选择。
高埗镇卢溪村春耕场景/东莞自然资源局供图
今年,全市春播作物总面积预计约11.86万亩。为打造更多好“丰”景,近年来,东莞守牢13.68万亩耕地保护底线,认真落实“田长制”,深化耕地集聚区建设和耕地恢复工作,去年共恢复耕地1.2万亩。在与土地相守的岁月里,春耕也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播种、喷药、下肥三合一的无人机,新型农事农机亮相展现东莞智慧春播。龚名扬 摄
阡陌纵横,人机“共舞”。走进麻涌镇美丽田园耕地,一架无人飞播机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操控下,按照预设路线精准播种。这种农机与科技的结合,让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持续提升,让农耕地里尽显“科技范儿”。
工作人员展示播种、喷药、下肥三合一的无人机。龚名扬 摄
农机省力,种地给力。去年,“双季稻+”轮作试点在东城、中堂等16个镇街铺开,有效提高了农户种粮和发展冬种生产的积极性,示范带动周边镇街发展冬种粮食、蔬菜、绿肥种植。
田园里的事情变得愈发“妙趣横生”。在中堂镇凤冲水稻科研站,站长陈志坚手握秧苗,亲身示范水稻插秧移栽的每一个步骤。孩子们俯身弓腰、跃跃欲试,纷纷效仿他的动作,将秧苗一株株插入泥土之中,在农耕中感知保护耕地的重要性。
中堂镇凤冲水稻科研站站长陈志坚“坚叔”,现场为孩子们介绍示范水稻插秧移栽。中堂宣
春耕的意蕴,不只在阡陌之间。人勤春早,随着一季度收官、二季度启程,莞邑大地少闲人,处处又是播撒希望的气息。人们早出工、多下田,“拼”在希望的田野间,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美好愿景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