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广州黄埔激活迳下乡村价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以城带乡双向奔赴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4-04-12 14:52:11 访问量:-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40417145431.png

黄埔区迳下村。本版均由广州市黄埔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供图

微信图片_20240417145802.png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微信图片_20240417145938.png

黄埔区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效果图

  未来乡村,是什么样的?跟随脚步走进广州市黄埔区迳下村,打开你的想象:

  村民们住上了智能化新居。在迳下村未来乡村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现场,新型农房模块吊装施工作业,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从今年1月动工,几栋搭配智慧家居系统的乡村住宅已初具雏形,未来村民将住进266栋智能绿色新农房。

  乡村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间。在位于迳下村迳下水系连通一期工程东部调蓄湖环湖绿地的植树点,今年3月新种下的一批岭南特色乡土乔木树苗,迎风挺立,在明媚的春光下,焕发勃勃生机,随处皆景。

  院士进驻延伸乡村产业价值。迳下村与中新广州知识城为邻,一季度破土动工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落地黄埔创新谷,纳米院士谷吸引了包括赵宇亮院士团队在内的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进驻,辐射带动新质生产力向乡村延伸。

  一项发轫于浙江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实践,正走向全国、迈向世界:2003年浙江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20余年来,万千乡村发生巨变,万千农民生活蒸蒸日上。

  2023年,广东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明确“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任务。

  “百千万工程”已然成为广东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为深入推进实施这一工程,加力提速典型村建设,广州市黄埔区以迳下村为试点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良田成片、产业集聚、村庄集中、生态优美”为目标,全面提升迳下片区空间规划,打造未来乡村示范项目,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建设科创引领、产业集聚、良田成片、生态绿美的20平方公里新质生产力创新谷,为建设超大城市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双标杆示范区探路。

  土地整备 迳下蝶变

  迳下村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中部,约4.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200人,包括迳下、高禾场、虎窿和斯文堂4个经济社。全村的耕地面积达到630亩、林地面积4103亩,水库、山塘、鱼塘纵横交错,以农业为主,盛产岭南蔬果。

  顺着乡间小道一路进村,两边的树木长出新绿,阵阵草木芳香沁人心脾。入眼处,竹林环抱、流水潺潺、黛瓦白墙,条条道路干净整洁。游人休闲的草帽农场、生动活泼的文化墙、层层叠叠的稻田花海,一派和美景象。

  然而,就在四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无人问津的空心村,环境脏、道路乱、村民收入低,由于缺少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总量较小,2019年村集体收入仅为43.9万元,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导致迳下村的发展每况愈下。

  变化,是怎样发生的?

  黄埔通过对迳下村周边2500亩农用地进行集中流转,形成连片种植,提高耕地肥力,不仅种植优质稻米、大豆、草莓等优质品种,综合平均亩产产值达到了5000元,极大提高了村民收入,还推动村居由散到聚,村容由乱到美。

  土地整备,激活了迳下村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2023年,迳下村集体收入已有约556万元,4年间翻了十几倍。

  “通过土地流转,既解决农田丢荒撂荒问题又有效让农业资源集约化利用,形成了稳定的品牌。”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彭月梅介绍,现在的迳下村,串联周边一河两渠三湖三水库水域空间的生态资源,布局打造国际级的自然亲水文旅项目,预计年产值可达8000万。

  实施乡村振兴建设,尤其是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迳下村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加强房屋风貌管控,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依托山、水、田等原生态自然资源、客家农耕和红色革命老区等丰富文化景观资源,打造集科创产业服务、特色旅游、生态示范为一体的最美乡村。

  迳下村入口,铺上了崭新的柏油路,村民房屋统一翻新。“这几年里,村容改头换面,每天可以走最美丽的路回家。”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一路通,百事通。依托村里的“田园诗歌”景象,城市里的居民将迳下村列入度假目的地。

  迳下村如今已经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网红村”“打卡地”,去年入选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行列,并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火车餐厅吃饭打卡、稻田里体验农耕生活、乡野间徒步漫行、热气球里俯瞰田园风光……一到周末或节假日,来此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未来乡村 和美示范

  3月12日,第46个植树节,2024年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在广州黄埔区中新知识城迳下村启动。醉人春风里,种下一片新绿,共建美好家园,诉说着迳下的秀美与宁静。

  从入选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到成为全省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义务植树活动点,这是迳下村历经蝶变后的再次升华。

  “百千万工程”纵深推进的背后,是万千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殷殷期盼。黄埔加快完善迳下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给村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

  新修道路、三线下地、改造路灯,迳下村为开门迎客“扫榻”。

  修缮竹山路,新建竹溪路,拓宽主干道,破解了从九龙大道到迳下村“华山一条路”的窘境。草帽广场、竹亭凉舍休闲驿站、观鱼港、椰树公园等休闲观光点成为一张特色农文旅品牌。

  黄埔统筹优化居住、农田、产业布局,在迳下村内选取依山傍水的位置,对布局无序的房屋进行拆旧建新,通过新型建筑工业化探索未来农房建设模式,让村民住上更标准、更智慧、更宜居的房子。

  迳下村和美乡村的示范,从“看得见”的乡村建设入手。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是打好乡村现代化的基础,更是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通道。

  纵横交错的水塘,构筑了迳下村蓝绿交织的别样风貌。

  沿着知识城平岗河—迳下水系碧带,迳下村正在打造“水在城中、城在水边、水润迳下”的水城融合生态示范区。

  如今,迳下水系贯通工程正在加快推进,连塘理水与水响水库排洪渠连通,打造生态水上乐园。此外,迳下村还将对竹山路迳下院士谷至水响水库沿线林地进行改造,打造一条多彩林示范段经典线路。在迳下水系连通区域进行景观优化,形成季相明显的森林景观,打造蓝绿交织、显山露水的高品质生态环境。

  “我们学习借鉴浙江杭州径山村整体风貌提升经验,实行村庄集中、统一规划、整体更新,以试点装配式岭南风貌新农房建设为抓手,重构未来乡村空间格局。”广州市黄埔区委副书记陈智勇表示。

  伴随着风貌整治、建筑改造,在迳下,看见乡村的“未来式”。

  产业向新 联城带乡

  “百千万工程”建设加力提速,其中村是基础,乡村有产业,是振兴的根本。

  就在今年2月,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与广州开发区合作建设的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园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动工。

  该园区选址知识城迳下村,占地约12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面积约40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0亿元,预计达产年产值17.8亿元,集研发、试制、培训、交流、展示等功能为一体。

  广州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主任、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介绍,该中心将通过合作组建黄埔创新学院、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建设颠覆性技术创新园等,构建“大学院所+创新基金+创新园区”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核心平台。

  “繁华都市、工业重镇里的乡村开发建设,与一般的农村建设路径要有所区别,我们更要思考如何促进城乡融合,如何以产业反哺乡村。”陈智勇表示,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快速发展,以产兴城,以城带乡,促进迳下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产业科技优势,科学合理规划迳下整体空间布局,实现生态、生产、生活融合发展。

  黄埔结合中新合作二期示范区、低空经济园等周边重点规划项目,在迳下村重点建设20平方公里新质生产力创新谷,推动构建知识城“一谷多园”产业布局,成片打造产业集聚、科创引领、良田成片、生态绿美的新质生产力创新谷。

  让产业进村。经过土地集中整备后,迳下村拥有大量连片产业发展空间,随着引入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黄埔创新学院等新质生产力产业,这座小村庄将成为黄埔区乡村振兴科技企业的孵化器。

  从迳下村起飞,乘坐自动驾驶飞行器,翱翔畅游中新知识城,这也不再是想象。日前,迳下村引进亿航等低空经济龙头企业,建设大湾区首个空中智能交通体验中心,开辟迳下—九龙湖广场等低空运行航线,低空旅游观光等新业态、新模式在山水间蓬勃发展。

  让院士下乡。目前,迳下村经过土地调整后,拥有3.5公顷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配套建设了迳下院士谷、院士小镇、田园科创总部等科创服务设施。迳下村通过加强产业社区运营,不断吸引高端科创人才就近消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提升了集体经济“自我造血”能力。

  让科技赋农。近日,迳下村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建设项目纳入广州市高标准农田创新示范点建设,这也是黄埔首个高标准农田创新示范点。该项目通过国企统一将农村土地经营权规模化流转,引入乡村振兴、农业公园等相关项目,利用产业集群和科技创新优势,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引进社会投资约2.7亿元,共同打造了迳下村植物工厂、黄埔纳米院士小镇等一批农业优势特色项目。

  规划先行 “脱胎换骨”

  于产业兴旺的广州而言,迳下村是“百千万工程”的一块“点金石”,这条路子走好了,将成为超大城市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示范。

  城中有产,乡村有地,政府有规划,迳下村将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纲,探索一条“小调整”撬动“大价值”的“脱胎换骨”之路,为城乡融合建设释放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单纯‘输血’,并不能从根本上为农村发展提供长期动力。”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邓毛颖建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强化自然资源市场化运营的“美丽经济”,提高产业“造血”能力,真正实现“钱从土地来”。

  陈智勇介绍,接下来将以迳下村为试点,发挥自然资源、科创资源优势,联动周边新质生产力创新谷建设,探索产村融合整治模式,全面打造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示范样板,实现一年内“脱胎换骨”。

  首先,在迳下村开展农用地集中整治。以良田成片为根本,推动4037亩农用地整治提升工程,重点开展515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对零散、凌乱地块进行科学、优化整合,持续实施土地流转,实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现代化高效农业新格局。

  其次,推进迳下村零散用地集中整备。联动农用地整治,盘活村庄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和开展土地征收,探索“小调整”撬动“大价值”的低效用地整备模式,释放出1200亩连片产业发展空间,导入新质生产力产业,配套乡村特色公服设施,打造“科创田园”特色产业社区。

  再者,需要为此建立一套政策激励配套体系。探索实施激励机制,在恢复耕地奖励、集体用地确权、流程审批、历史文化保护四大方面开展政策创新,通过“以奖代补”“容缺审批”“流转入股”等方式,提高全域整治项目实施主体积极性,并建立健全全域整治考核机制。与此同时,还需主动与农发行、国开行等政策性银行对接,构建“农田整治+生态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导入”的项目包模式,撬动一批政策性资金支持。

  一线案例

  迳下新农宅:

  一次未来乡村

  人居革新

  近日,在广州黄埔迳下村,一场未来乡村建设的革新正在悄然上演。

  未来乡村新型建筑工业化示范项目——广州黄埔区迳下未来乡村新型农宅样板房竣工,乡村住宅建设迈入工业化、智慧化、零碳化时代,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与传统的乡村风貌不同,此次建设的新型农宅采用新型工业化技术,实现建设模式的全面升级。

  从分散走向集中,新型农宅建设更加规范有序,不仅提升了乡村整体风貌,也方便了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从自建走向商建,专业化的建筑团队带来了更高品质的建筑质量和更合理的空间布局,满足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低端走向智慧零碳,新型农宅不再是简单的遮风挡雨之所,而是融入了“集成家居”“全屋智能”和“光储直柔”等先进系统,实现了建筑的超低能耗。

  走进新型农宅,全屋共有智能安防、照明、家电、影音娱乐等25个智能化设备。居民解锁智能门锁走进房间后,智能控制面板自动启动回家模式,根据相应场景自动调节室内灯光照明、智能家电、窗帘等家居设备的启动状态。厨房配置智慧水浸检测、燃气检测和烟雾检测;卫生间配置一键SOS求助、红外人体移动光照传感器。

  在屋顶铺设光伏,屋顶将变为发电设施,可以给电动汽车供电;电动汽车电池作为储能系统,富余电能又能再向建筑供电。300平方米的新型农宅月均发电可达870千瓦时,光照充足时完全可以实现用电自给自足。

  这些新型农宅是一种模块化建筑,智能工厂犹如汽车生产车间,完成建筑围护、机电管线、内部装修三大系统的房屋模块制造,再将房屋模块运输到工地,只需灌浆锚固组装,一栋安全耐久的模块化新型农宅就建成了。新型农宅可节省工期40%,减少人工60%,减少建筑垃圾排放70%,真正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迳下村未来乡村新型农宅的建设,不仅是对农村居住环境的一次革命性提升,更是对传统农居的一次深刻革新。这些房子不仅外观美观,内在也十分“智慧”,让乡村生活也能智能化、现代化。

  撰文:刘珊

  编辑统筹:张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