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业务频道 > 名城保护 > 名城保护通知公告

名城保护通知公告

为了保护千年古村,黄埔区选择绕村而过

来源: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黄埔区分局 发布时间:2022-05-24 11:23:44 访问量:-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保护古村,这是一份责任。

  燕塘古村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北部,是陈氏先民通过珠玑巷南迁入粤的重要见证地与广客文化交融的典型村落,有近千年历史,2014年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广州市传统村落。

  在地理格局上,燕塘古村后有“燕型”元帽山环抱,村前六个风水串塘,群岭环水,水中映村,整个古村像宝石镶嵌于九连山脉尾脉之中。



图:燕塘古村位于九连山脉尾脉中


图:燕塘古村山水格局

  燕塘村是凤翔陈氏先民南迁入粤的重要见证地之一。村内有始建于清代的添义陈公祠和天从陈公祠两座祠堂,据《彦约公及其古墓》记载,属于十大祖祠,也都是黄埔区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浓郁的岭南建筑特色。两座祠堂现作为燕塘村的文化中心,村民每年都会合族在此举办宗祠活动。


图:天从陈公祠照片


图:《彦约公及其古墓》部分章节

  燕塘村也是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村落。古村外围有一圈排屋紧密排列包围,具有防御性功能,体现了客家围合式建筑布局特色;内部街巷则,横平竖直,排置有序,居民单元较为统一,多为广府村落民居“三间两廊式”格局。


图:燕塘古村建筑布局

  燕塘村还有孔为石屋、官厅、仁圃堂、燕塘街13号民居、燕塘街19号民居、石狮巷2号民居等多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此外,村内还有荔枝、榕树等古树名木14株,其中树龄最大达259年,最小也有127年,以及古井、石板街巷、门楼等历史要素,与醒狮、摆灯酒等非物质传统文化一起,共同承载着这个千年古村的历史变迁与村民共同文化记忆。


图:街巷和门楼


图:古树


图:醒狮、摆灯酒等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保护优先,这是一份坚守。

  为更好保护这个“燕型”古村,黄埔区开展了燕塘村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黄埔区充分挖掘燕塘村的历史文化资源、特色和格局风貌,反复进行调研论证,广泛听取村民意见,仅现场踏勘就开展了二十多次。调研过程中,发现早前规划的一条重要交通干道——永九快速路——在经过燕塘古村附近时,原规划道路线位会占用古村前的部分风水串塘及8株树龄200年左右的古荔枝树,而该道路已经启动了建设的前期工作。

  在追求工程进度和历史文化保护二者之间,黄埔区选择了保护优先。区政府相关职能单位和属地街道一起,会同各专业技术团队,迅速组织专题论证,经过反复评估比选,最终确定了方案——永九快速路局部改线,避“塘”而建,绕“树”而行,保住古村整体面貌,保住古树名木。

  对此,燕塘村的干部村民非常支持,绝大部分都说:保住了风水塘,保住了古树,我们燕塘的“根”就守住了。


图:永九快速路线位修改前后对比示意(标注水塘和古村)

  黄埔区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一条路的价值是可以计量的,但古村古树古塘的历史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让我们的城市建筑更好地体现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