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此心安处新河浦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20-06-02 10:59:43 访问量:-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5.jpg

百年老屋朱颜未改。

4.jpg

情侣在新河浦留影。

3.jpg

2.jpg

作为广州市现存规模最大、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民居街区,新河浦随处可见一栋栋侨房。

1.jpg


  南国夏日的午后,斑驳沧桑的慎园外,一行正值青春年华的女生手捧五彩花束,驻足在古香古色的建筑下,倚门回首。这里,是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新河浦。

  493栋百年建筑、东山五大侨园、中共三大会址……漫步新河浦,这个广州市现存规模最大、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民居街区,随处可见一栋栋侨房。风花雪月与千秋功业流淌在这些青瓦红砖间,融汇了中西文化的理念,沉淀凝成广府百年神韵。

  是的,百年!20世纪二三十年代,军政要员、富商巨贾在此大兴土木,开启了新河浦的开发建设。

  日前,“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项目斩获亚洲景观营造领域的最高荣誉——亚洲都市景观奖。“体现了与环境和谐共生,尊重区域历史与文化,具有安全方便、可持续性及高度艺术性并对当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大会组委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新河浦为中国和亚洲地区的城市更新和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实践案例。

  在广州,如果说西关是政府由上而下,通过顶层设计力推的改造;东山则以新河浦为代表,是一群有本地情结的居民、业主、商家乃至租客主导,自下往上带动的城市更新。“在这里,你看到的是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文艺范掺入了几分烟火气。”本地人王莹莹说,新河浦像一座开放的广府宅院,是广州市井的本真面目。

  东山印记

  百年广州的浓缩版

  慎园是我国著名企业家、归侨曹冠英所建的私邸。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曹冠英之子——88岁的曹国裕老人。在曹国裕的印象中,这座他出生的宅子由父亲的同学、留美建筑师雷佑康设计。

  在曹老的带领下,穿过慎园奶黄色粗砂批荡的围墙,看到的是与墙外截然不同的景象——4棵古树迎面而来,最老的一棵苹婆树已逾百岁,两人合围才能抱得过来。

  豪宅之雍容华贵仅从门窗便可一窥乾坤:俗称“菠萝片”的慎园玻璃在当时十分罕见,门外的防盗网购自香港,柚木制成的门槛能经受数十载的风霜。

  除了关于器物的记忆,更让新河浦人津津乐道的是当地近代以来历久弥新的人文精神。

  慎园旁边的简园,原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琴石的产业。“我父亲和朋友一起经营的华成烟草公司排第二,两家就挨在一起。”忆起旧时实业兴邦的故事,曹国裕中气十足。

  随着烽火燃起,民族商业短时间内归于沉寂。曹国裕随父亲转战广西、香港,后来还去了越南一带。然而,报国之志从未在背井离乡的曹国裕心头隐去。颠沛流离17年后,1945年他终于踏上故土。此后半生,他将自己所学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在广州,两千年的历史看越秀;五百年的历史看西关;百年历史则必看东山。”雷鸣夏在新河浦逵园出生、东山长大。阳光从朱阁倾洒进房内,他望着窗外青翠欲滴的爬墙虎,手指稍稍朝下压了压,说道:“广州现代化的起点就在东山。”

  1921年,时任广州市市长的孙科在父亲孙中山“花园都市”理念的影响下,提出了拓展广州东郊为新式住宅区的设想。这一设想被具体规划为“模范住宅区”,其选之地马棚岗、竹丝岗等均在新河浦西北侧的东山。

  随后,广州数任市长都有过在海外学习城市规划的经历,华侨建造的新河浦洋楼正是西洋风落地本土的印记。因此,无论从朝向、排水,还是从构造方式看,广州的房屋不少采用了东山地区的建筑模式。

  洋楼“后代”

  怀揣情怀重塑家园

  旧时民族实业家打造的居家之所,几经周转有了新人进驻。他们继承前人志趣,在祖辈的余荫里做着现代的生意。

  五大侨园之一的逵园正是如此。这座建于1922年的西式建筑与中共三大会址隔街相望。

  历经岁月的洗礼,逵园的小洋楼并未呈现年久失修的衰败景象。庭院中,两棵笔挺的棕榈树直指蓝天,犹如挺拔俊俏的卫士守护在主楼门前。步入楼内,一楼空旷典雅,用作静物展厅,从陶瓷到画廊,时段有殊、展品各异;二楼精致华丽,用于衣物售卖,从长袍到短衫,风格多样、不一而足;三楼简约开阔,一张咖啡吧台对面便是阳台,远处的小蛮腰尽收眼底。

  “我们邀请了文物保护专家对房屋进行了修缮,在力求恢复历史原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元素孵化了文化产业。”80后、新河浦人王莹莹是逵园艺术馆的市场总监。

  王莹莹发现,以逵园为代表的微改造旧建筑,如今已散落于新河浦的街巷。馨园被改造为闹市中心的一隅僻静民宿;春园,这座中共三大的代表居住过的地方,现在则是开放的博物馆……

  “回家创业出于情怀”“运营动力源自情怀”……在王莹莹等创业者口中,“情怀”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其中包括了故土情结、文化依赖、前景期待。

  “我们出身本地,喜欢这里的历史和人文氛围,愿意花大价钱投入。”作为广东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副院长,冯卓思同时也是馨园的管理者,“这里,一切还是儿时的记忆。”

  创业者们坦言,仅凭小规模的文化产业难以收回前期微改造及场所布展的本钱。以馨园二期为例,这里700多平方米的空间,月租金达到了10万元。

  但创业者对收益保持乐观预判。他们认为,收益一方面源于文创产业的潜在品牌价值,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对本地房屋区位价值的判断。如王莹莹所言:“新河浦有好的教育资源,这里的建筑和生活都是别处无法复制的。”

  老街重生

  活化改造成为必然

  正因为无法复制,所以不能眼看着它们被时间无情地侵蚀。于是,活化改造成为必然。

  走进馨园,雅致的天井小院旁,即为活化后的古建筑民宿。其中,有间客房被命名为“东山少爷房”,院内玉兰净植,窗外曲径通幽,屋里古玩荟萃。中西交融的贵雅、繁华闹市中的清雅,让来客有种大隐于市之感。

  “馨园改造得挺认真,城市设计就是要走精品化、异质化路线。”雷鸣夏认为,以新河浦为代表的东山是西方文化、华侨文化、教育文化的交集点,这三种文化共同塑造了东山文化的特质。

  每有远方好友来,王莹莹在推荐了广州的热门景点后,总会把新河浦作为压轴的去处告知——走在恤孤院路上,一栋红砖小楼里飘出阵阵咖啡香;越接近龟岗大马路市场,餐饮小店和士多店越多,文艺范掺入了几分烟火气。

  书法培训班、各式展览、特色民宿……如今,生活气息也嵌入洋楼之间,让游客感受到“寻常巷陌里的日常生活”。

  如今,新河浦街区内大部分历史建筑依然保留着居住功能——建筑的产权以私有为主,业主多为具备一定经济实力去完成旧房改造的住户,他们或亲自上阵,或委托管理人打点。

  王莹莹记得,小时候逵园是人去楼空的闲置状态。后来,因为机缘巧合,她接触到了海外房东委托管理老宅的人员。经过长时间的沟通,王莹莹意识到,房东不想出售房子,但对活化老屋很感兴趣,也对出身本地的运营者有更多认可。

  带着时代变迁的印记,承载着家园的怀想,如今的新河浦在钢筋水泥的都市腹地成了一方“市内桃源”。

  庭院敞开

  自治成就熟人社区

  旧时的广州流传着“富西关、贵东山”“有钱住西关、有权住东山”的这些说法,折射着位于东山地区的新河浦“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

  如今,兜兜转转穿越新河浦,咖啡馆、手作店、照相馆、设计事务所如同散落的珍珠,被无形的线串联起来。它们不事张扬、体量较小、与世无争。以洋楼群为场景,构成了新河浦“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展示片段,多元共治的社区治理也在这里生根。

  其实,早十年又是另一番景象。2008年,东山街新河浦社区居委会主任江琼走马上任之初屡吃闭门羹。“以前,居民很少与居委会往来。”江琼苦笑着感慨:“何谓‘侯门深似海’,我算是切身体会到了。”多次登门无果后,江琼只能采取“预约”的方式。去居民家中之前,江琼需要先给他们打电话约定时间,住户才肯打开庭院大门。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近年来居民互助会的成立。起初,新河浦社区的5个路段由于没有禁停标志,车辆被随意停放在路边,高峰时狭窄的街道里停了300多辆车。长此以往,车辆堵住了住户的大门,争执和口角随之而生。

  “我们居委会牵头,为每个路段选出来居民代表,去实现自我管理和服务。”江琼说,居民代表由于了解当地住户情况,对车辆实现了有效管理,从而破解了堵路难题。

  由此,新河浦社区的群众被调动起来,部分路段的住户自发建起了微信群,他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可直接在群里反映,居委会成员随即开展解决工作。

  “十几年的保护和活化,让新河浦历史街区修旧如旧却又焕然一新。”江琼说,新河浦也从一个陌生社区成为了熟人社区。

  新河浦代表了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的追求与实践范式。这一过程中,政府作为重要参与方也适时进行了宏观规划与顶层设计,起到了引导作用。

  早在2000年,新河浦便被列入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2006年,《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提到,新河浦核心地段以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为保护重点。

  2019年10月,《广州市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指出,核心保护范围内除建设必要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新建建筑高度须控制在12米以下。

  除制定明文规划外,政府主导的修缮整治工程同步进行。例如,2006年,五大侨园获得了修缮;2007年,越秀区政府分两期对新河浦社区进行综合整治,整治工程包括“三线”下地、绿化、房屋立面整饰等。

  越秀区政府主动谋划产业布局,优先盘活空置区直管房等公有物业资源、国有企业老旧物业,积极改善街区公共空间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重点引入品牌的文化艺术企业、精品民宿、旅游服务等高端行业、高端要素向街区集中,以品牌企业的吸引力,吸引一批优质的文化艺术企业聚集,培育优势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国际艺术设计集聚的产业氛围。

  抛除了大拆大建的策略,新河浦汇聚了相对审慎的自上而下官方力量与相对从容的自下而上民间力量。两种力量相辅相成,共同为新河浦洗去岁月浮尘,呵护着古老建筑的在地文化价值。

  事实上,保护和活化的路并非一路顺畅。“现在这里人多了很多,没以前安静了”“这么多年,没看到什么大变化”……在推进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工程的过程中,也会收到不同的意见。

  作为老城市焕发新活力的样本,未来的新河浦将如何继续向历史“取经”,走出一条别具一格的活化之路?值得思考。

  ■记者观察

  游人渐多,

  新河浦能否承受?

  “站在路上拍照的人变多了。”谈到新河浦的变化,在此长大的“90后”女生赵瑜告诉记者,“不是车影响人,就是人影响车,公交车开过去,看着挺心塞的。”

  记者走访发现,广州五大侨园中的明园、简园及新河浦“网红斜坡”所在的培正路仅一车道,人行道亦不宽,游客拍照取景时后退一两步,往往就已站在马路中间。与此同时,培正路共有811路、813路两条公交线路经过,这导致每隔约10分钟公交车驶过时,常常需放慢速度,要等游客让出路面后,方能正常驶离。

  培正路的情况亦非孤例,在新河浦及与之相邻的龟岗社区,双车道及单车道道路十分普遍。片区内学校密集,仅保安前街—烟墩路—庙前直街一线约750米,就有烟墩路幼儿园、署前路小学、培正小学、培正中学、广州七中等学校及越秀区少年宫等机构。上学放学高峰时段,人车争道,常造成交通拥堵。

  对此,王莹莹建议进入新河浦游览时可考虑步行或骑行。在她看来,漫步是体验这里生活气息的最佳方式,旅游大巴不妨停在片区外。李静则表示,散客可借助便捷的公共交通抵达东山湖公园、署前路等周边地点,随后步行游览。

  更多的游客?新河浦的深深庭院也正期待着。

  “希望你们帮个忙,油漆一下慎园的外墙。”曹国裕老人说,“(街区)装修得那么漂亮,我也想刷一下。”

  顺着他的视线,“老邻居”明园从苹婆树的伞盖中探出一角,在午后的阳光下,明黄的墙壁熠熠生辉。视线之外的墙脚下,依稀传来轻轻的快门声。

  “不要觉得打扰,我们已经习惯了。”雷鸣夏笑道。

  ■专家观点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世福:

  只谈情怀不够

  兼顾多方诉求

  时至今日,历史街区的“存量提升”在南粤大地表现出多元化的存在方式。文化的重塑受不同形式经济发展动力的驱动,沉淀出各异的历史街区更新样本。广州东山新河浦历史街区,在政府、居民、社会组织的悉心经营下,精描淡画,在漫长的岁月中酝酿,推动了街区空间的不断优化提升,传承着历史演进的文化内涵。

  这是历史街区的“再文化”过程。即在原有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再创新和发展,从而实现在历史变迁中的动态保育。然而只谈文化、情怀是远远不够的,城市更新中也交织着空间作为商品的交易以及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冲突。无论是政府、房地产开发商或是街区的业主和居民,都存在着不同的对“再文化”的价值判断。以各自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谈判以及交易过程本身就是文化的实态进程。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吕斌:

  邻里关系也是一种文化

  对于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街区,城市更新时不应大拆大建,而要通过可持续性的方式,推动城市微改造和有机更新。这其中包括了三种模式:政府主导的微改造、企业买断后开展的微改造、社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微改造。

  广州新河浦属于第三种模式,即社区居民或当事人积极推动、由下至上开展的微改造。这也是我最推崇的一种类型。因为改造过程中,邻里关系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老城市焕发新活力,不仅仅是房屋硬件的更替,还要考虑邻里关系、生活方式的存留。

  以新河浦地区为代表,广州的多数老建筑还是要让现代人使用。其使用方式需要跟历史文化的内涵产生一定契合,从而结合建筑的特点,赋予老建筑新的创意功能。文化创意产业就是很好的选择——既能留下老建筑的历史气质,也符合当地的空间氛围。

  本版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符超军 梁文祥 肖雄

  南方日报记者 冯艳丹

  李鹏程 邵一弘

  统筹:何雪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